近年来,来宾市兴宾区河西街道向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围绕“党建+网格+大数据”主线,推行“七彩九色”网格化管理与“小板凳+N”工作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向阳社区综合考虑地理布局、人口密度等因素,将辖区精准划分为7个基础网格,并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标注,精心绘制“七彩网格作战图”。这张图如同社区的“智慧大脑”,网格边界、房屋结构、户主信息等要素一目了然,实现社区情况“一图统览”,为精细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在网格管理中,社区推行“一格一长一员”专属配置,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1名专职网格员,明确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等6个方面网格工作职责。社区建立“每日一巡、每周一析”工作制度,要求网格员每日深入网格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每周召开分析会,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解决办法。这一制度有效推动了90%以上的问题在网格内得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重点人群,向阳社区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对党员、退役军人、低保户、留守儿童、残疾人、高龄老人等9类重点人群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九色标签”管理台账,做到“一户一档”,确保重点群体100%动态建档。
在此基础上,社区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精准服务方案,累计开展政策帮扶、健康义诊、心理疏导等关爱活动63场次,为特殊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社区采取“上门+设点”双轨服务模式,解决生存认证、优待证等办理难题,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网格员主动上门办理生存认证,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针对退役军人,社区提前宣传办理优待证流程,设置专门办理点,并安排志愿者现场引导,确保办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2025年以来,共为665名老年人和伤残退役军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特殊群体满意度达到98%。
为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向阳社区创新“七彩网格+小板凳”联动机制,搭建“小板凳”议事平台,打造“一厅一巷一楼栋”居民议事阵地,组织社区党组织、网格长、业委会及居民代表召开“小板凳”议事会120余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社区事务讨论,解决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小板凳走访日”,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累计走访520次,收集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群众意见249条;吸纳社会组织、企业、群众30人组建“小板凳”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和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此外,社区建立健全与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高效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城管、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处置巷道硬化、排水沟修缮、路灯安装等问题59件,有效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