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队”,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航舵”。在省厅“两为”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常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董浜分局党支部紧盯乡镇发展难点,以“四我”活动展示资规党建影响力,积极破解业务难题。近期,董浜镇布袜厂联合更新项目的推进实施,正是分局党支部发挥资源规划职能优势,担当实干,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实践的生动体现。
董浜镇布袜厂区域位于董浜镇东巷门路,属上世纪90年代建设开发的传统工业区。地块原有6家企业布局混乱、投资强度低、亩均税收少、耗能高等低效用地情形;地块现状再利用存在地块开发时间久远,地块内部规划散而乱,土地权属界线犬牙交错,土地使用权期限不一致,国有与集体用地混杂、企业与村级用地交叉等等历史遗留复杂因素。
为了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常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董浜分局党支部成立了董浜镇布袜厂联合更新项目“党员攻坚专班”,创建“党建+项目”联动机制,指导各土地权属企业、镇级各职能部门和相关村(社区)开展联合更新工作。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主题党日共学共商等形式,梳理项目堵点难点,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项目推进优势。分局全体党员出动,倒排序时进度,多次深入企业宣讲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政策,收集企业诉求,搭建政企“红色桥梁”,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董浜镇布袜厂地块企业低效、土地权属复杂等问题,支部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依据《常熟市存量产业用地更新指导意见》,结合董浜镇产业发展定位,打破原土地权属界线万平方米国有、集体混合工业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将容积率由0.54提升至2.08,建筑密度和停车位等指标也实现了整体平衡。新的产业用地规划将这片以上世纪90年代破旧厂房为主、整体容积率小于1.0的低效区域,打造成为集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于一体的现代特色产业园,重塑乡镇产业发展新空间。
面对地块各主体间土地权属界线交错、国有与集体用地混杂、企业与村级用地交叉、土地使用期限不一等复杂情况,支部创新工作方法,制定了“一企一策” 解决方案。一是主动对接项目招商需求,从用地前期参与保障服务,为项目量身定制高标准厂房。二是通过二级市场转让、重新供地、土地置换等多种方式,归并补全土地权属,统一地块使用年限。三是加强对在建项目的规划监管与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建设严格遵循规划要求,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四是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为项目开辟用地审批“加速通道”,安排党员骨干服务跟踪指导,优化审批流程,保障项目快速落地。目前,该项目部分厂房已封顶,预计今年底将竣工投用,届时建筑面积将由2.3万平方米扩至7.5万平方米,增长3倍多,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
董浜分局党支部在该镇布袜厂联合更新项目中的服务实践项目,是常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属各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精准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下一步常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挥自然资源和规划职能,为乡镇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资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