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过,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就到了鲜桃丰收季。白里透红的鲜桃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香气。
“我们的桃个大、颜色好,咬一口甜水直流。”孟姜塬村党委书记王晓梦一脸自豪,“9个桃子装一盒,卖120元还抢手,往年销量都在10万盒以上。”
近年来,孟姜塬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展鲜桃这一“甜蜜”产业,4600亩桃园年产鲜桃5600吨,年产值达650万元。在村党委引领下,村集体成立桃产业协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在孟姜塬村,夏有蜜桃,秋有苹果,冬有柿子,加上草莓、番茄,这些“甜蜜”产业让村民的光景红火了起来。
孟姜塬村是陕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领山乡巨变的缩影。加强组织领导,建强战斗堡垒,凝聚各方力量,发展富民产业,创新乡村治理——三秦大地,乡村振兴动能澎湃,生机勃勃。
走进咸阳市礼泉县昭陵镇肖东村集中连片的设施蔬菜大棚,清新的果蔬香气扑鼻而来。村民赵慰备忙着采摘西红柿。
去年,他刚把4座1亩左右的小棚换成1座6亩的大棚,管理起来更方便了,效益也提高了,年底收入十二三万元。今年,他更是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
肖东村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之前,村里缺乏有力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之又少,有能力的村民大多外出打工。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晓军下决心改变家乡面貌。他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反复讨论,分析研判,最终确定打造大西安都市圈“菜篮子”的发展目标。
但当项目真正落地,村民却打了退堂鼓。即使有政策、银行和村党支部的支持,建1座大棚仍要掏3万元到5万元。“投入这么多,地里一年才能挣几个钱?”村民担心好不容易挣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怎么办?党员带头。肖东村一期发展温室大棚18座,党员干部带头经营12座。结果,第一年,种植户平均收益10万余元,不仅还完了贷款,还挣了不少钱。看到这样的收益,村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纷纷找到村委会要求经营大棚。
趁热打铁,肖东村启动二期项目,一座座现代农业大棚在肖东村拔地而起。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务、分户管理”的运营模式。村里专门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学习种植技术,还定期邀请专家来棚里手把手教学。
肖东村现有大棚156座,去年销售收入900余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
组织有力,发展给力。近年来,在陕西,许多像肖东村一样的乡村立起“主心骨”、建强“火车头”、走好“振兴路”,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今年春节假期,西安市高陵区张卜街道东关村的蝴蝶兰成为市民群众的“年货新宠”。
“今年,我们准备了20多个品种、8万余株蝴蝶兰,藏宝图、俏皮、大辣椒、牛魔王、光芒四射等品种特别受市场欢迎,每天的出货量至少有几百盆。”陕西卉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军锋说。
2023年,在西安市“万千行动”中,陕西卉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东关村。该公司当年就为东关村集体经济分红近2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为周围村民提供了近300个就业岗位。
“万千行动”即“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和“千企联千村”。在西安市委组织部的推动下,5000余名干部人才到村施展才华,600余家企业与村开展合作共建。
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资源投入。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广大干部人才奔赴乡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更多资源要素汇聚乡村、服务乡村。
汉中市留坝县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五个一”工程,在全县挖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0名以上,培训1000名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100名乡村运营人才,招募100名新村民,培养1000名新媒体运营人才。
来自西安的赵翠云在留坝县紫柏街道小留坝村打造了一家中式古典风格酒馆,为村里带来人气和流量;来自湖南的农业专家李君喜在马道镇龚家院村投入近百万元,引进药用价值极高的湘玉竹,亩产值可达6万元;新媒体人才刘璐回到家乡,通过网络推介留坝美景……人才下乡、资源下沉,为乡村振兴带来无限希望。
今年春茶采摘前,安康市白河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宋家镇磨坪社区熊英发现,群众对春茶采摘、加工、包装不够熟练,需要开展专业培训。
熊英认为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于是反映给白河县服务团。不久,白河县农业农村局就在各镇组织开展春茶生产技术巡回培训。来自安康市农技中心、茶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围绕茶园管护、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等方面,为茶农送去专业的技术培训。
为充分发挥好驻村学历高、眼界宽、信息广、资源多等优势,安康市探索实施驻村“组团服务”管理模式,对全市1300名部省市县派驻的进行组团管理。
汉阴县盘龙村的红桃迎来大丰收,蒲溪镇9名一道想办法、找销路,最终帮销3.5万余斤,有效避免了丰产价贱滞销;
石泉县良田村牵头成立预制菜产业技术服务组,联动全镇5个村发展预制菜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群众增收致富……
分散独立的驻村帮扶力量聚合起来,推动驻村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共赢”、从“服务一村”到“带动一片”。
除了安康市,在延安市甘泉县、铜川市印台区,越来越多的以“集团军”形式组团作战。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育,让助力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在更多地方发挥作用,也让大显身手、尽展其才。(群众新闻记者 刘居星)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